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千零一百二十二章隋珠(2 / 2)

只见,那颗珍珠居然发出熠熠的光芒。看上去就好像一个小型的节能灯泡一样,非常耀眼。

赵芸琳目瞪口呆的说道:“这不是说珍珠不能自发的吗这是怎么回事啊”

别说赵芸琳了,楚琛都已经有些傻眼了。“存活”了两千多年的珍珠已经够惊人了,居然还会自发光。这还是珍珠吗不会是他搞错了吧眼前的一切让楚琛陷入了怀疑之中。

因为看到了如此惊人的一幕,现场一片寂静。好一会大家才陆续的回过神来。

这时,吴可开口说道:“我想到有件宝物,和这颗珠比较相像。”

“什么宝贝”大家都好奇的看着吴可。

吴可一字一顿的说道:“隋侯之珠。”

“隋侯之珠这是什么东西”除了楚琛之外,大家都显得有些疑惑。

楚琛解释道:“其实,在古代,隋侯之珠与和氏壁都是众多君王争夺的宝贝,其中韩非子中关于这两件宝物有详尽的记载:和氏之壁,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其美,物不足以饰。,只是,关于和氏壁的典故,大家或许已耳熟能详,而有关隋侯之珠的传说,却知之甚少”

传说,那是战国时候的一个秋天,西周的隋侯今荆楚一带的封侯例行出巡封地。一路游山玩水,有一天,隋侯突然发现山坡上有一条巨蛇,不知怎么,被人拦腰斩了一刀。由于伤势严重,巨蛇已经奄奄一息了,但它两只明亮的眼睛依然神采奕奕。

隋侯见此蛇巨大非凡且充满灵性,就起了恻隐之心,立即命令随从为其敷药治伤。不一会儿,巨蛇恢复了体力,它晃动着巨大而灵活的身体,在大家惊讶的目光之中,绕隋侯的马车转了三圈,径直向苍茫的山林逶迤游去。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隋侯出巡归来,路遇一黄毛少儿。他拦住隋侯的马车,从囊中取出一枚硕大晶亮的珍珠,要敬献给隋侯。隋侯探问缘由,少儿却不肯说。隋侯以为无功不可受禄,坚持不肯收下这份厚礼。

第二年秋天,隋侯再次巡行至去年遇到大蛇的那个地方,中午在一山间驿站小憩。睡梦中,隐约走来一个黄毛少儿,隋侯一想,这人去年献珠的那人吗怎么会出现在自己的梦中

正当隋侯惊讶的时候,只见那黄毛小儿跪倒在他面前,称自己便是去年获救的那条巨蛇的化身,为感谢隋侯的救命之恩,特意前来献珠。

听到这里,隋侯猛然惊醒,果然发现床头多了一枚珍珠,于是感叹道:“一条蛇尚且知道遇恩图报,有些人受惠却不懂报答的道理。更有甚者还恩将仇报,真是呜呼哀哉”

只是那条巨蛇献宝的时候,忘记了宝物动人心这个道理,隋侯得到宝珠的消息传出后,立即引起了各国诸侯的垂涎,经过一番不为人知的较量,再加上隋国只不过是个小国,最后隋珠落入楚武王之手。

后来。秦国灭掉楚国,隋珠又被秦始皇占有。并被视为秦国的国宝。秦灭亡后,天下大乱。隋珠从此不知所终。

讲了故事,楚琛接着说道:“只是吧,这隋珠不像和氏璧那样史书上是有着明确的记载,因此是真是假,长时间以来一直都没有一个定论,而且就这么一颗珍珠,就算它比较神奇和特殊,但又怎么能够证明它就是隋珠呢”

吴可说道:“也不能说隋珠就没有明确的记载吧,比如吕氏春秋.贯生篇就有用隋珠弹雀来比喻大材小用的道理:今有人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是何也只是吧,我记得珍珠这样的东西,流传一百年都比较困难,两千多年我觉得肯定是不可能的。”

楚雨兰点了点头:“确实珍珠的保存时间有限,我也觉得这颗珍珠不太可能是当初的隋珠,但话又说回来了,这颗珍珠既然能够自发光,那存在的时间长一点也说的过去,所以吧。我觉得从这一点来看,它也有可能是隋珠。”

楚永宁点头道:“的对,但就像阿琛说的那样,想要证明它是两千多年前的隋珠。在缺少相关资料的情况下,还是比较困难的。”

其实,以异能给出的结果来判断。这颗珍珠应该就是传说中的隋珠,只是这样的结果并没有什么说服力。而且楚琛也不可能拿这事去民囔囔。

他豁达一笑道:“其实,能不能证明它是隋珠。我到不太在意,毕竟这样会自发光的珍珠想必没有人说它不是宝贝吧另外,我关心的是,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使得它会自发光,所以我决定,明天就把它拿到试验室去研究。有了研究成果,说不定还可以运用在工业上。”

楚永宁闻言高兴的说道:“这话在理,咱们就应该尽可能研制出高科技的产品,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阿琛,你的实验室现在已经有好几样研究成果了吧,能不能尽快投入到生产上啊”

赵芸琳听了这话,就没好气的说道:“阿琛现在都这么忙了,你还要这么使唤他,不怕把他的身体给累坏了啊”

楚永宁无语道:“他壮的像头牛一样,能累得坏吗”

“那也不行”

看到父母俩拌起了嘴,楚琛连忙说道:“爸,研究成果我肯定会投入生产的,不过从实验室到生产线,还有许多难点要解决,另外找到合适的管理者也不太容易,所以暂时还只能慢慢来。”

楚永宁连连点头道:“嗯,这是应该的”

接着,大家又讨论了一会珍珠,见时间差不多了,就回屋休息去了。

转眼间,时间就到了十一月份,这天,楚琛和往常一样,到博物馆转一圈。

这段时间下来,博物馆的客流比较稳定,游客的人数虽然比不上开业那会以及国庆节那段时间,但盈利还是绰绰有余,因此,楚琛还是比较满意的。

转了一会,了解了几位游客的需求和意见,楚琛就接到了一个电话,说是有人想找他鉴定古玩,说是当初张律记录下来的围观群众。

既然当初答应了他们可以有一次免费鉴定的机会,楚琛只要有时间,一般都不会推辞,于是挂了电话的楚琛,就快步走向了自己的办公室,快要走到门口的时候,他就看到门口和保安站在一起的两位五六十岁的老人。

打了招呼后,对方就自我介绍了一下,随即楚琛就热情的把两位老人请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又给他们泡了杯茶。

两位老人一位姓严,一位姓华,其中华姓老人拿出两张纸,递给楚琛道:“楚老师,您实在太客气了,这是当初张律留给我们的凭证,还请您看一下。”

楚琛拿到手上一看,笑着问道:“不知道您二老想要鉴定什么东西啊”

严姓老人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楚老师,我能不能请您帮我看看两件东西啊”

反正自己暂时没什么事情,楚琛笑着点头道:“没问题,您把要鉴定的东西拿出来就行了。”

严老连忙表示了感谢,接着就拿出了一条手串,说道:“其实,这件东西我到不是想请您鉴定,只是想问问,它有没有收藏价值啊”

楚琛一入眼,就看出这条手串就是现在大街小巷,到处可见售卖的“菩提子”,这种“菩提子”一般有多种,代表品种有高端的尼泊尔金刚菩提,还有低端的“千眼菩提子”。

它们常常被制作成念珠、手串以及把件出售,商贩往往将其塑造成具有“法力”的菩提子,并以佛家身份加持,由于价格不贵,东西又比较好看,买的人还不少。

楚琛把手串拿到手中打量了一下,笑着问道:“严老,冒昧的问一句,您的这条手串是哪里买的”

严老回道:“就是昨天我去买菜的时候,从一个,菩提子经过砂纸打磨,能变得像这些挂件那样光滑,又有不同的花纹,就像开了千眼似的,而且随着颜色和花纹不同,增值潜力也巨大。当时我就挑选了一个他说的增值潜力比较大的品种,反正也不贵”未完待续。。u啃书小说网KenShu.CC收集并整理,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