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八零之暴富人生第11节(1 / 2)





  周家这边呢,都到这一步了,也是想办事了。

  所以苏家说有要求尽管提,这周家有心想成事的话,无论如何也不会太过分的。

  因而周新民只说,“之前我就跟航子说了,那两百八十八的彩礼……这也不是故意去为难他,实在是我们这做父母的心,生怕孩子将来过的不好。”

  苏德平和钱多娣就一起连连点头,“应该的,应该的……”

  苏家这边的态度够诚恳,周家这边的就也不差了。

  周新民说:“我就两个闺女,小闺女在家里招赘,家产什么的,就是留给她的了。老大这边呢,嫁妆就不能少了……”

  苏家拿来的那两百八十八的彩礼,周新民当场就在那说了,他们周家一分都不留,还要再添上一百给周胜男当陪嫁不说,他这边还要陪上一套嫁妆。

  四床崭新的厚棉被,两对枕头,一个梳妆桌和大衣柜。就是苏启航现在骑的那个自行车,周新民也打算到时候一块陪嫁过去。

  这个结果不仅出乎了钱多娣和苏德平的预料,就是周胜男自己也震惊到了。

  但是赵满英呢,却一句话都没说。

  因为前天苏启航走后,周新民就突然嘿嘿的笑了起来。

  笑的那开心模样,惹得赵满英直皱眉头。

  瞧见她还没弄明白,周新民就说了:“你傻啊,航子家里突然分家,肯定是家里边闹不愉快了。”

  要不然早不分家,晚不分家的,怎么跟自家闺女快要成事的时候,就闹分家了呢?

  可人家家里闹这事,你在这开心算个什么事?更别说,那还是自家的大女婿。

  弄得赵满英这会子都想冲他翻白眼了。

  周新民,“我们俩这辈子是注定没儿子了……那这两个女婿,咱们就得都当儿子一样的去对待。”那苏启航家里闹各种糟心事,甚至很可能是因为他要娶媳妇的那些彩礼钱闹的,而自己这边不仅不要彩礼钱,还贴钱贴嫁妆的,能不抓苏启航的心么?

  况且本来他们要这个彩礼钱,也是为了让大闺女嫁的更有保障一些,又不是真图那些钱。

  于是,周新民认真的对赵满英说道:“航子这小子,我也盯着他看了许久,什么样的性子,咱们也摸出来了……以前就不说了,就自打咱们把自行车借给他,家里面的菜就再不需要买过……咱们现在要是对他好点,他将来对咱俩就差不了。”

  没儿子的人心里就是没安稳呀!

  赵满英所有的反对话,就都说不出来了。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1-08-29 20:26:17~2021-08-30 16:05:1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yeah佳期 6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章 013

  一行人才从家属楼走出来,那李婶就忍不住跟钱多娣和苏德平说道:“你家老二这回,是真攀上了门好亲事了啊。”

  彩礼钱全让闺女带到婆家不说,这个嫁妆都比村里好些人用来娶媳妇置办的都要好了。

  紧跟着,苏家村的人也知道苏家老二找了门城里面的好亲事了。

  因为那李婶一回来,就在村里帮着周家宣扬了。

  于是大家听说了后,就都跑来问钱多娣了。

  “听说你家老二找了个城里的姑娘?”

  “对,城里的!父母还都是国营火柴厂的双职工!”

  “那姑娘咋样啊?”家里这么好的条件,那这姑娘不会有点什么吧?

  “长得可好看了,人起码有四尺八多!” 钱多娣最近欢喜的都不知道怎么好了,“姑娘是真好……不过那爹娘也一样没得说,通情达理的很呢!也对,没那么好的爹娘,怎么生的出这么好的姑娘啊!”

  瞧瞧钱多娣这乐得合不拢嘴的模样,嘴里边全是对未来二儿媳妇的夸赞,这让过来打探的人听了,感觉震惊又难以置信。

  这么好的姑娘,怎么就嫁给了苏家老二苏启航了呢?

  不是说苏老二这人哪缺了啥,关键是她家老二是村子里出了名的懒,混。大好的年轻小伙子,就从不下地挣工分,一直让爹娘哥嫂养着。

  这不,他那嫂子孙小娥不就受不了,早两天闹着跟家里分家了么?

  当然这种话,不用说,那是从孙小娥嘴里传出来的。

  分家这么大的事,是瞒不了一个院子里住着的人。大家瞅着孙小娥让苏启明突然在屋里修起了土灶,哪还能不知道啊。

  人家就来问了,孙小娥就说,“分家了!这一个个的好手好脚的……断没有让我们养一辈子的道理吧?”

  苏家家里面的事,钱多娣就没有对外讲过。尤其是苏启航这些年私底下在外面搞钱的事,那她是瞒得死死的。

  孙小娥呢,她还真就是除了他们自己那个小家之外,家里其他不管是谁,什么好,她就不往外说什么不说,她还专说不好的地方。

  这不外人眼里瞧着和听见的,可不就是苏家老大两口子不满自己天天下地干活,白养那见天的游手好闲不做事的老二苏启航,这才分家了么?

  所以你看,就这样的一个人,他怎么就攀上门这么好的亲事呢!

  然后村子里就渐渐的传出来了一种流言,说是苏家老二苏启航找的那个城里的姑娘,她身上有毛病。

  至于啥毛病,反正别人也不清楚,他们也是听人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