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节(1 / 2)





  陈起叹口气说:“尽人事听天命吧!”

  下午在沈阳的日本关guan东dong军司令却炸开了花,年轻的军官开始叫嚣着要求严惩锦州之敌。本庄繁却没有立即表态,因为现在关guan东dong军的兵力有些捉襟见肘。关guan东dong军现在和国内的关系很不好,关guan东dong军不但独走进行了满洲事变而且多次将内阁的决议束之高阁。现在向国内求援不是承认关guan东dong军是错误的吗?可是不求援仅仅凭借两个已近折损上万人的师团又解决不了什么什么实际问题。

  本庄繁慢慢地说:“先将部队撤退到大凌河以北吧!再向国内请求援军。”

  板ban垣征四郎急忙阻止说:“司令官阁下,还没有到非求援不可的时候。我们还是询问一下多门二郎将军和室兼次将军的意见吧?”

  本庄繁知道板ban垣征四郎反对的原因,他们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谁也跑不了。满洲事变的主谋之一,再加上欺上瞒下足够枪毙无数次的了。可是自己也好不到那里去,无力约束下属,擅自对外国开战,拒不执行内阁决议。

  半个小时的争吵没有得出任何结论,最后只能不欢而散。而在会议结束后马上又召开了一个小型会议。本庄繁,三宅光治,花谷正,土肥fei原贤二,板ban垣征四郎和石原莞尔。如果再加上多门二郎和建川美次,就构成东北地区满洲事变元凶的大集会了。

  板ban垣征四郎直接说道:“各位刚才通报上说的四千多人是第二师团的损失,而没加上第二十师团的损失。开战三天来我们一共有一万余名士兵玉碎了,更为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的技术兵种损失很大。大家说说该怎么吧?”

  所有的人都看向土肥fei元贤二,情报出身的土肥fei元轻轻的咳嗽一声说:“我们获得的资料有限,请大家谅解。陈起,美籍华人。今年二十二岁,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父母不详,只知道其父在几家矿业公司拥有股票。陈起在美国变卖家业于今年八月回国,在南京谋求差事未果。满洲事变后开始准备组织抵抗军队,于元旦至东北煽动几千名东北军死守锦州城。其武器来源于德国和美国,现在已经查明最近将有大量军火和物资进入东北。至于他的坦克目前来源不明,据估计可能是德国生产。”

  花谷正大声骂道:“八嘎!这些该死西洋鬼畜!外务部难道就没有抗议吗?”

  三宅光治回答说:“不用指望外务部,帝国现在已经被欧美列强孤立起来了。李顿调查团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板ban垣征四郎面无表情的说:“各位,我们必须将锦州事件压下去,否则我们马上就会被送到军法处。”

  土肥fei元苦笑地说:“压不下去了,据我们在天津的高级嘱托汇报,支那国内已经有多家报纸派出记者前往锦州了。”

  一直没开口说话的石原莞尔说:“我们可以和海军做一个交易。我们支持他们在上海挑起战端,他们派海军帮我们封锁海岸线。”

  本庄繁点点头说:“我会出面和海军联系的。各位认为我们第二师团和第二十师团是否能够打败支那在锦州的守军?”

  板ban垣征四郎直接说:“打败锦州守军不成问题,只是要看他们的牺牲有多大。如果牺牲太大了我们就无力弹压东北的各路抵抗势力。我建议最好可以将他拉到我们这边来!”

  土肥fei元摇头说道:“他对帝国没有任何好感,难以和帝国合作。我建议从支那政府下手,让他们逼陈起撤军。”

  花谷正说:“我们是不是派人偷偷地干掉他?”

  三宅光治轻轻的说:“各位还是想想怎么渡过眼前的困局吧?第二师团和第二十师团士气已经遭受重挫,必须让他们休整一下。明天报纸一旦报道了我们在锦州的失败,我怕我们很难应付国内的问责。同时要注意满洲各地的抵抗势力和张学良的军队,万一他像中东路事件一样不顾一切的放我们发起进攻,我们就会被打回原形。”

  板ban垣征四郎斩钉截铁的说:“张学良不用考虑了,他已经被吓破了胆。我们只需要很陈起谈判稳住他几天,然后等士气恢复了再进攻。东京的问责我们就称我们损失不大,先拖延一旦时间。等到上海战事一起,我们就能不必理会内阁了。”

  本庄繁最后说:“土肥fei元君,你负责与陈起谈判稳住他。同时和支那政府交涉,要求将陈起调走。三宅君和花谷君你们去和海军谈谈,争取他们能封锁沿海。板ban垣君和石原君你负责前往锦州我军了解情况,帮助他们稳定军心和制定今后的作战计划。”

  所有的与会人员都大声回答:“嗨!”

  多门二郎和室兼次看着最新统计的报告,心里在滴血呀!少将战死二人(依田四郎自我解剖了!),大佐战死五个,联队长只剩下一个重伤的重藤千秋上午受伤被抬回了野战医院而幸免,少佐以上战死达二十五人。第四旅团剩下不足七百余人,混成都三十八旅团剩下两千多多人,其中大部分都被冻伤而失去战斗力。万般无奈的二人只能将两个师团部队龟缩到一起,防止中国军的再次偷袭。大日本帝国什么时候被支那人逼得这么惨过,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第十六章锦州攻防 九

  “卖报了!卖报了!锦州守军取得锦州大捷,歼敌逾万!”

  “卖报了!看我军扬威,日军受挫锦州城下!”

  “卖报了!辽西民团击毙日军少将,缴获日军军旗!”

  天津,北平和北方各大城市的市民一早就被报童的卖报声惊呆了,大家以为听错了。结果再仔细一听的确如此。街上的百姓不管是识字还是不识字,都掏出钱买一份报纸。

  1月7日北方的报童都各自刷新了自己的销售记录,以《大公报》为首的北方报纸集体出版了锦州战报,详细的介绍锦州作战的始末并且附上了大量图片和证物。其中既有日军的联队旗,又有日军将官的军装和指挥刀。

  街上的报纸很快买完了,不少人打电话要求报社继续印刷。结果《大公报》一天内增加印刷十二次。所有的人都不明白为什么,按照天津城的规模已经到了人手一份还有富余的,结果现在还有不少人在到处卖报纸。原来不少人买了两份报纸,一份自己读一份收藏。

  北平城的拉黄包车的车都准备一份报纸,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以报纸招揽生意。他们在前面拉着人力车,顾客在后面舒服地坐着在看着报纸没准到时候还会赏自己几个。你要是拉着车连份报纸都没有,不但顾客不乐意坐你的车,就是同行都笑话你。总之一句话,你要是没有一份报纸,就是乡下刚刚到北平来的外乡人。

  中午上海的报馆也集体出增刊详细的报道锦州战事,这股旋风由北到南由东到西最后传遍全中国。中国都在讨论锦州大捷,讨论被击毙的人少将的军服和指挥刀。而中国真正的军人都在看日军的联队旗和照片中陈起率领的坦克战车,以及部分被拍摄出来的武器。

  浙江奉化已经下野的蒋j介石对着戴笠问道:“雨农,这个陈起是何许人也?”

  戴笠恭敬的回答说:“校长,学生已经查过了。他是美籍华侨,今年刚刚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他回国后曾在南京谋职,结果不合意就一直拖着。九一八之后就变卖家产购进大批武器到锦州组建民团抵抗日军。”

  蒋j介石叹气说道:“黄埔军校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勇武精神,大家都争着大肆收受贿赂和讨小老婆。什么时候才能再现当年那种升官发财请往他处精神呀!你说报纸上的战果是真的吗?”

  戴笠马上回答说:“是真的,我们在东北的情报人员已经证实了。日军的尸体还都留在城外,很好辨认。不过……校长”

  蒋j介石直接说:“有什么就直说,不要吞吞吐吐的。”

  戴笠忙点头哈腰的说:“据报陈起的部队装备比中央军还要精锐。不但有75毫米山炮,就连105毫米和155毫米榴弹炮都不少。他还有一只坦克战车队,他的战果大多数是战车取得的。”

  蒋j介石点头问道:“南京方面有什么反应?还有他的政治倾向如何?”

  戴笠回答说:“南京准备派人去授勋和改编这支军队,不过日本已经开始向政府施压要求我们调走这支部队。他们说如果因为锦州引发中日两国大战,他们不负责。他的政治倾向不明,不过他是美国毕业不会信仰赤匪言论的!”

  蒋j介石点头说:“雨农,你派人过去摸摸底,不要他让同孙科和汪兆铭这帮人搞在一起了。”

  戴笠恭谨的说:“学生马上就去办!”

  伴随着着锦州大捷四处流传的还有陈起的招聘启示,可是一连几天都反映平平。陈起虽然嘴上不在乎,可是心里还是很在乎的。这就像是后世的一个公司,好公司人人都抢着进入,普通公司待遇好也留不住人才。

  当天上午日军再次派人收尸,被陈起的坦克部队撵得鸡飞狗跳的。结果日本马上就改变办法,他将周围中国百姓驱逐过来收尸。对于日军的无耻,陈起也只好让鬼子得逞。

  东北地区的铁路时断时续已经严重影响到前线日军的补给,日军的办法就是当地就食说穿了就是抢老百姓的粮食。结果黑山县,盘山县和凌海附近的百姓都遭了秧,被日军抢去了大量的粮食。

  陈起一看到慢慢涌向锦州的百姓又不能驱赶,只能给予救济。可是洪大宝却来找陈起了说:“司令,如果我们再继续下去,原本够一万多人吃两个月的粮食只怕最多能顶十天半个月。”

  陈起也知道最近粮食消耗有些大,就对洪大宝说:“现在锦州北面和西面已经没有日军了,日军全都龟缩在东面。你们后勤处可以去远一点购买粮食吗?”

  洪大宝苦笑地说:“附近已经没有什么余粮了,只能去朝阳。”

  陈起点点头说:“先顶两天,我将附近的鬼子赶远一些。你最好能够找附近的商人给我们送粮食,我们出超过市面上三成到五成的高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