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9章(2 / 2)

  “你的意思是用来复国?”万珊珊立即明白了我的意思,毕竟她是世家出身,很能够明白一般存放这么多的财富为的是什么。

  “可是,你不说赵佗这个人很明白时势的吗,不会轻易的和中央政权对抗的。”唐云馨不知道我和万珊珊为什么会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

  我解释之所这样说的原因:“赵佗的确是一个很明白事理的,对时势也看的很明白。所以在秦末汉初的时候选择闭关锁国的政策,在南岭的关卡上面派驻重兵把手,为的是保住南疆的已平安。这种闭关锁国一直到到汉武帝时期就再也持续不下去了,估计国内国外的原因都有,恐怕是强大的汉朝施加的压力才是主要原因。至于说国内的经济不行,无法通商造成的财政困难恐怕是个借口。借着这个借口说自己拿出了自己积攒财宝拿出来,用来充实国库和用来做军费,实际上那些财宝都在这里,并没有动。当然不排除运出去一些,做做样子。”

  其实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就是完完全全的一个农耕社会。这样的社会最大的优势就是自给自足,最大的劣势也是在自给自足上面。因为人与人不相交往,就会造成社会的停滞不前,毕竟人在社会中才是人,有了社会关系才是人。

  国家能够在这种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中,得到粮食税负还有兵役,如果实在不行就是横征暴敛了。这种情况在历朝历代都是一样的,更不用说是岭南的那么一个南越王国了。赵佗将南越王国变成一个农耕文明的封建国家,跟中原的没什么两样。再加上岭南一向太平没有战争,不太会出现财政危机。就算是部队缺少粮饷,但是史书上记载说赵佗的军队是屯田而居的。这就是说自己的军队也是自给自足的,不会缺衣少食的。

  所以说赵佗说拿出自己的积攒的财宝作为解决国家财政危机什么,恐怕是一个借口,是一个巨大的烟幕弹。目的是告诉外人,我已经没钱了,不要再打我的钱的主意。实际上他的钱还都存放在这里,给自己后人用。

  “你怎么知道的这么详细,好像是你亲身经历过的一样?”万珊珊很奇怪我为什么能够说得这么明确。

  我笑着说:“我可没有经历过那些事情,要是我经历过的话,我就是活了几千年的老妖怪了。既然我是长生不老的人,那我们还为什么探索神城,探索那一个虚无缥缈的长生的秘密呢。”

  唐云馨也是很奇怪的问我:“可是见我讲的头头是道,你不要告诉你是在这里想出来的。这么宏达的一个计划,怎么着也是要打一下草稿的。我承认你的观察能力还有推理能力很强,但是就算你再怎么聪明,也不可能推论出这么多东西”

  我笑着说:“我肯定还没有到那种程度,我这么说也是有依据的。云馨说的没错,我还没有到断案入神的地步。是有人告诉我的,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

  “有人告诉你?是什么时候?我们为什么不知道?”唐云馨和万珊珊异口同声的说。

  我指着我头顶说:“是它告诉我的。”

  我站在石闸下面指着那堵已经抬升起来的石墙对她们说,唐云馨和万珊珊都抬起头看着上面。虽然是这堵石墙已经被抬起了七百米的高度,但是还有一大半并没有继续向里面缩,估计也就是抬起的这么高了,这已经是极限了。

  在这堵巨大的石墙的正中间,上面可是很多的字。这些字每一个绝对都有脸盆那么大,因为我站在下面这么远的地方仍旧是看的清清楚楚的。这些字几乎将这堵石墙的正中间给刻满,有数千字之多,全部都是秦朝的小篆。每个字都刻写的苍劲有力,看来写这些字的是个书法大家。

  唐云馨和万珊珊都发现了上面有字,都惊的长大了嘴巴,这比看到那些黄金要吃惊的多。因为我们一路过来,除了石棺中那些竹简玉简众多简牍上面告诉我们一些事情外,并没有在看到关于赵佗的事情了。再有的就是那个椒图驮的石碑,但是那只是墓志铭而已。

  “这是,这是什么啊?”唐云馨不太认识上面的字,以往内他是理科生,不是科班出身的。

  万珊珊看了看对唐云馨说:“这似乎是一封信,或者是一封家书。这是赵佗告诫后世子孙的话,上面写到了这些宝藏存放在这里的原因。我说呢,为什么李大哥能够知道这么多,原来是在这里。”

  唐云馨问我:“你什么时候看到这上面有字的,为什么我们一直没有看到!”

  “其实我也没有注意,谁也没有想到这上面会刻着字。这是当我蹲下身去看从箱子中掉出来的金砖的时候,在不经意间看到的。我在看那些金砖底部的字迹的时候,这些金砖很光滑就像镜子一样,正好映射出石墙上面有字。我刚才之所以走到下面,就是为了看清楚上面的字。”我指着那些大金砖对她们两个说。

  万珊珊喔了一声说:“原来你是把它们当作铜镜用了。”

  她们两个知道了这度石墙有字之后,都打开手电筒向上照去看了一下。唐云馨可能只是看个热闹一样,她看不懂究竟是写的什么。万珊珊估计也看的很吃力,一会儿就看的她皱起了眉头,不断的按着自己的太阳穴。虽然万珊珊是历史学世家出身(这只是我的猜想,因为我见她对历史上一些知识了解很多,这些知识不是课堂中学来的而应该是家庭有人自己得出的结论,所以我才一直认为万珊珊是世家。)我看着她看的也是很吃力。

  唐云馨很快就不看了:“这么多的字,密密麻麻的,只有几个我还能认识猜出它们的意思,绝大多数就不行了。”

  万珊珊也低下头揉了揉自己的额头说:“我也是看的很吃力,勉强能将一大部分看出来。”

  唐云馨对我说:“我还是不看了,你还是给我们讲讲吧。这样实在是太难为我们了,我倒是很好奇这些黄金为什么会在这里。”

  “算了,李大哥你还是给我们讲讲这里的来龙去脉吧!”万珊珊也表示放弃。

  我看了看还是那些黄金堆中兴奋地钻来钻去的徐平,又看了看这两个人女人,无奈的说:“好吧,我大体结合着我知道的把上面的事情给你们说一下。这上面说的就是这些黄金这些宝藏的由来,只不过没我们想象的那么好罢了。”

  我将上面的内容大体在自己的心中整理了一下,然后根据我所知道的历史资料结合一下,然后讲给唐云馨和万珊珊听。这上面这些东西应该说是赵佗的留下的遗产,上面的内容总结起来就是遗产分配和使用的问题。

  赵佗很明白自己偏安一隅,是很难和中原正统王朝抗衡的。估计他也有逐鹿中原的打算,但是他的根基在岭南,很难在中原地区立住脚跟。再加上他的年龄也大了,在秦始皇时期已经是不惑之年了,但是他没有认为自己能够活那么久,能够熬死中央政府的五个皇帝。他为了保全自己还有家人,所以在秦末战争中一直在岭南观察着,没有出来。

  第二十七章 复国之资

  所以这种种的原因,注定了赵佗没有做皇帝统一全国的命。但是估计这老小子心中肯定是不甘的,因为他自己认为就刘邦一个十里的小亭长,一个小流氓就能做皇帝。自己却是正统的贵族出身,完完全全的是高富帅,现在好了刘邦这个屌丝竟然上演了一出屌丝逆袭的好戏,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当时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这让一个高富帅自喻的赵佗怎么能够咽下这口气,所以有些气闷只能憋在心里了。

  但是刘邦所建立的大汉王朝已经完全的立稳了根基,尤其是经过了数代的刘家皇帝的经营,更是日渐强大牢不可破。赵佗在来自汉朝的重重压力之下将想要称霸的心思完全收起来了,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想一想自娱自乐一会儿。

  但是毕竟这种想法还在,他知道历史上没有永久的王朝,就像是当初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这么大的一个庞然大物说崩塌就崩塌了。现在这个大汉帝国也是,说不定也是在那一天就会土崩瓦解。那个时候又是一场逐鹿中原的好戏,鹿死谁手又不一定了。但是看着日渐强大完整的汉朝,他认为自己看不到了。

  赵佗也知道自己的南越王国偏安一隅肯定是被汉朝吞并的,买与其说被打进来还不如自己先干脆投降,做一个半独立的王国也好。然后让自己的子孙一直统治着这一片区域,算是作为一个根据地,做一个军阀割据政权吧。

  但是他还是希望自己能够一统华夏的,但是自己不太好办了。到了那一天谁能够做的到呢,只能是自己的子孙去做了,那个时候他也算是一个光宗耀祖的人。为了让自己的后人在后来的竞争占据优势,所以赵佗留下了这些黄金,算是作为复国起兵只用。因为从古至今,国与国之间拼的就是综合国力,这中间经济实力就是第一位的。这么多的黄金,足够自己的后代用来做一番事业的。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春秋大梦没有做多长时间,就被自己的后代打破了。自己的后代除了是一堆不肖子孙之外,更是一群庸庸碌碌无能之辈。没等过了三代,岭南就完全并入了汉朝的疆域,自己的子孙差点经历了灭门之祸。人都差不多死光了,更不用有人还记得赵佗给他们留下的这些财富了。唯一能够之情的地方就是在赵佗的孙子第二代南越王赵婴齐的墓中了,那个线索就是那根权杖。

  所以说后世的子孙隐隐约约知道自己的老祖宗赵佗留下了一批宝藏,这些宝藏和自己老祖宗埋在了一起。至于埋在了哪里,怎么一个藏法,怎么到达埋藏宝藏的地方,这些都已经不知道了。所以随着时间的飞逝,这件事情渐渐地就被埋葬在历史的尘埃中了。只剩下很少的线索在看不到的地方,有些人拽住这些小的线头慢慢地倒出来发现了这些,这些人中就有我们。

  另外在字里行间还稍微透露出这座巨大的洞穴的一些事情,这上面写出来要比外面的那座石碑上面墓志铭提到的要详细的很多。这上面比较详细的说到了这里的一些来历,说到了自己是怎么把这里做藏宝的洞穴的。

  这里的确不是赵佗他们发现的,而是南越地区的上古先民发现的。最早到这里来的还不是我们历史上记载着的南越先民,而是另一批人,而那些人早在上万年已经灭亡。至于灭亡的原因就不知道了,只是知道这些人消失的很突然。从字里行间提到的那些上古先民很多习俗,应该是从南亚地区穿越印缅走廊过来的,就是古印度人了。

  在第二层看到冰湖下面被封存起来的那些古尸有很少的一部分是那些上古先民,大多数是后来的南越的先民,那些留下的尸体是处于对上古之人的尊敬留下来的。这里重重的危险的地方被那些先民用各种方法克服的,虽然很简单但是很管用。

  外面的那些东西基本上保持着原貌,后来的人并没有动。要说有改动的地方最多就是在第二层冰湖那里,最下面的这一层被看做是圣迹,所以不会动。所以说这里就是保持着原貌,没有什么变化。

  上面提到的是赵佗因为有德于南越地区的古民,所以古民们把这座圣迹献给了赵佗。这一点和上面没什么区别,估计是赵佗威逼利诱弄来的。先民们把这里献给赵佗之后,还帮助赵佗改造了一下。至于条件就是让他们的祖先继续沉睡在这里,还不能破坏了这里。赵佗答应了之后,才有了这些东西。

  上面说这道巨大的石闸并不是南越先民们制造的,也不是那些早已经灭绝上古先民制造的。上面提到的是他们发现这里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只是机关打开的方法简单的多,这些是后来赵佗改造的。至于是谁留下的,谁也不知道,只是一笔带过了。原先石墙上面并没有什么石刻,有的就是外面的那座石墙最上面的那五座奇形怪状像是城池一样的刻画。这五幅石刻中,有一个就是那个莲花形状包裹的五边形城市,就是神城的标志。

  上面还提到了,这个空间后面放置这些黄金的石头不是赵佗修建,只是利用先人们留下的。上面还有很多不知道什么时候的图案,有的已经被磨掉了,有的还依然保存着,只是作为一种装饰或者是花纹来看。

  上面的内容大体就是这些,几乎没有别的了。剩下的就是赵佗对后世子孙的谆谆教导,这些教导恐怕是每一个做父母的都能够说的出来的。而赵佗的后世的子孙也像众多的富二代富三代一样,都是一些败家的玩意儿,从赵婴齐开始逐渐就都没落了。至于所说的那种事情,更是没法再去奢望了。不过赵佗应该庆幸的事情是,他的后世同姓子孙中出了一个叫赵匡胤的人,建立了辉煌一时的大宋朝,不过是不是一家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好歹姓赵。

  我讲完了上面的大体情况之后,将手中的电筒给灭掉,对唐云馨和万珊珊说:“这就是上面的基本内容,大体讲的就是这些事情了。”

  唐云馨似乎是很失望:“没有说还有第二条道路从这里离开吗?”

  我摇了摇头很明确的告诉她:“没有,这就是一条绝户路,看赵佗的意思,非他们老赵家的后世子孙才能够进来带着财宝平安的出去。看来他已经将这里的情况不知道以什么样的方式告知了自己后世子孙,这样他们就能安全的进来而且安全的出去了。”

  万珊珊听我这样一说,又看了看上面的内容问我:“上面没有说带到这里的承天宝匣的事情吗?”

  让万珊珊这么一说,我倒是忘了,我们进来不就是为了找这件东西吗。我连忙有又新打开手电向上面照去,又重新读了一边。我很失望,这上面并没有说承天宝匣的事情。上面不但承天宝匣这件事情是只字未提,也没有透露出一丝的关于神城的事情,还有安期生的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