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101)(2 / 2)

  片刻后,没想到这位少言寡语的少年却开了口:亲人是什么?

  周明生竟一时没反应过来,少年又重复了一遍:亲人是什么?

  亲人,是与我们有血缘关系的人,是我们可以相信的人。周明生看着少年认真地回答,对于自己回答,周明生似乎并不满意,但此刻他好像又无法找到更合适的答案来回复这位少年。

  少年似乎更加迷茫了:有血缘关系、可以相信的,就是亲人?亲人是都可以相信的吗?亲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

  就连见多识广的周明生,听到这个问题后也是微微一怔,他沉默了,更加仔细地观察这个少年。这个少年似乎并不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但他正在努力地尝试去接触和理解这种东西,他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突然,少年眉眼间的些微神色让周明生回想起了一个跟自己失联多年的人,那也是他曾经最喜欢、最寄予厚望的学生陆成泽。

  你是时琛?

  第107章

  听着周明生讲述这段往事,孟钊脑中浮现出高中时代的陆时琛。

  在孟钊的印象里,高中时的陆时琛傲慢,孤高,总是独来独往,很难把他跟周明生口中这个淋了雨的、充满迷茫的少年联系在一起。

  这时,周明生停顿片刻,语速缓慢地说道:你刚刚问我,时琛是一个怎样的人,我这些年跟他见面不多,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回答。我只能说,从那次见面来看,他对你非常信任,这种信任既莫名又坚定,仿佛将你视作了亲人一般,我不知道这信任从何而来。还有,虽然这孩子看上去很冷漠,但我能感觉到,他内心对于感情其实是非常渴望的。

  陆时琛渴望感情吗?孟钊反复捏着手中的棋子,一时忘了落下。

  人怎么会没有感情呢,封存了记忆的时琛在潜意识里对感情的渴望甚至是超过常人的。周明生似乎看出了孟钊的心思,继续讲道,你怀疑时琛,却又来找了我,说明你并不能笃定时琛有问题,徇私的事情你孟钊做不出来。虽然我不知道你因什么而怀疑他,但我相信,时琛这孩子,本质不坏,伤天害理的事,他干不出来,既然他那么相信你,那我觉得,你也应该试着去相信他。

  虽然周明生没有讲出任何能证明陆时琛与此事没有关联的证据,但这番话不知为何却让孟钊不自觉地信服。会不会真的与他无关?那做出这一切的人又会是谁?孟钊越来越动摇。

  沉默片刻,孟钊抬头看向周明生:那陆成泽呢?

  周明生会心一笑,一边摆正棋子的位置,一边讲道:成泽啊,是我最喜欢的学生,在我看来,如果时琛没有因为那场车祸失去记忆和情感,一定会长成成泽当年的样子。小孟,二十年前的那场农民工讨薪案,你应该比谁都清楚吧?周明生看向孟钊。

  孟钊点了点头。

  很多人都以为,成泽是因为一时意气,或者想搏个名气,才接手了那个案子,但我很清楚,成泽处事谨慎,为人淡泊,他接手的每一个案子,都是出于本心。

  唉周明生叹了口气,你知道他大学是怎么过的吗?每顿饭一个馒头,一碟咸菜,再接点食堂的免费餐,就糊弄过去了,一年也不见得买一件新衣服。虽说他的家庭条件不太好,但也不至于过这种日子,而且他还一直在勤工俭学,外出做家教,你知道他的钱都去哪了吗?

  孟钊摇摇头。

  二十年前,是中国基建和城镇化发展最快的阶段,全国各地都在大兴土木,那时候法律不健全,人们的法律意识也非常淡薄,特别是外来务工的农民工,他们经常连合同是什么都不知道,给人干完了活,转头就被老板赶走,拿不到一分钱。他们没钱找专业律师,也申请不到法律援助,有些人就到政法大学拦路问询,希望这些法律专业的大学生能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

  有些学生看到这些民工,就会走得远远的,不想让自己沾上麻烦。有些学生,可能会驻足听一听他们的经历,但觉得希望渺茫,就劝他们放弃。只有成泽会主动走过去,询问他们的困难,竭尽全力给他们提供帮助。但打官司嘛,总得四处奔波,哪里都需要钱,成泽都是自己出的钱,有些农民工讨回了薪水要给他酬劳,他全都拒绝,讨不回来薪水的,他有时也会自掏腰包,帮他们解决燃眉之急。

  有一次,他又去办公室跟我请教农民工维权的问题,好好的一个小伙子,聊着聊着天,竟然晕倒了,我急得赶紧把他送去医务室,后来医生说,是饿的。直到那时,我才知道了成泽所做的一切。我做教师这么多年,教过的学生成千上万,成泽是这些人中性子最温良的一个,能成为他的老师,也是我的骄傲。

  周明生说完这些,侧过了脸,眼睛一直在眨。

  停顿了一会后,周明生的目光再次看向孟钊:小孟,你舅舅当年的那场官司,虽然一直都是我跟你们在直接沟通,但其实当年的那起案子的辩护,也是成泽主导的,只不过他不让我跟你说。我当时上了年纪,精力有些跟不上,时琛找到我的时候,准备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很多东西都是成泽通宵熬夜做出来的,案子开庭那三天,他几乎都没有合过眼,一直在和我优化细节和措辞。如果没有成泽的付出,光凭我,你舅舅当年很难翻案。

  周明生的话让孟钊近乎震惊,一直以来他都以为,舅舅当年之所以能翻案,是因为周明生起了主要作用,但现在听周老师的意思,陆成泽才是当年在背后默默付出的那个人。

  一时间,孟钊的心情有些复杂。

  周明生停顿片刻,又开口道:小孟,案子的事情我不了解,没办法给你提供太多帮助。但成泽是我的学生,时琛也是我看着长大的,我一直相信,无论发生什么,人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今天我说的一切,很感性,却也是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从我的角度出发,我真的没办法怀疑这两个人,没办法支持你的想法啊。

  说到这,周明生的情绪已经有些激动,他迅速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对不起啊小孟,我的想法可能有些偏激了,希望不要干扰到你办案。

  闻言,孟钊点了点头:我知道了,老师,谢谢您为我解惑。

  从周明生家里出来,孟钊坐上车,头靠着椅背看向远处。

  他脑中浮现出高中时的陆时琛,在周明生问他为什么要帮孟祥宇翻案时,他说的那句我不知道。

  又浮现出两天前坐在车里的陆时琛,在被问及为什么要冲过来挡住那辆卡车时,他说的那句同样的我不知道。

  如果说挡住那辆卡车,是因为要保护我这个工具,那十二年前去找周明生帮孟祥宇翻案,又是为了什么?还有,当时为什么要莫名而坚定地信任我?

  陆时琛无法体会到平常人的感情,但是否说明,他做出的任何决定都是出于理智?而那些无法用理智解释的也许都是出自本能?

  出于本能地帮我,出于本能地救我,出于本能地信任我,出于本能地跟我接吻和上床

  孟钊闭着眼睛,长长地叹了口气。情感几乎要压过理智,让他无法冷静地看待陆时琛。

  忽然,他脑中再次想起徐局的那句话不要因为情感而迷失理智。

  他睁开眼睛,深呼吸一口气,勉强让自己的理智归位。

  周明生为自己提供的,是另一种看待问题的角度,是补足了他的视角,但他不能让自己的视线被局限在这个视角之内。

  周老师所了解的,是十二年前的陆时琛。但十二年之间,陆时琛远在国外,这段时期的陆时琛,孟钊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忽然,他脑中出现了一个名字乔遇。

  乔遇是陆时琛合伙人的妹妹,说不定她会了解出国之后的陆时琛?而且,上次陆时琛去疗养院时,也是乔遇陪同他一起过去的,她会不会对陆时琛参与进案子这件事也有一定的了解

  不过他与乔遇素不相识,乔遇真的会把自己知道的实情说出来么?

  只能去试试看了,孟钊做了决定。他拿出手机,给周其阳发了个消息:帮我在系统里查一下乔遇的联系方式。

  消息刚发出,手机忽然振动起来。屏幕显示,是任彬打来了电话。

  是国外的调查有结果了?孟钊接起电话:喂,彬哥?

  孟队,任彬在电话里说,我这边初步调查到了一些情况,跟你汇报一下。我查到了祝睿在亚特兰大的住址,拿到了他的笔记本电脑,也找到了网络供应商,从IP地址来看,给卢洋两次提供消息的人很可能就是祝睿。但这台电脑中的邮件和浏览记录都被清除过,想要确切的证据,还得等电脑修复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