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废太子宠妾以后第60节(2 / 2)


  一边暴躁地站起来踱来踱去,一边拽着自己的胡子。

  越想越气,胡子都被揪了一大把:“……他萧承焕做过什么实事?连工部的大门儿朝哪儿开都不晓得,连门都没踏入过一步的废物,委以治理江南水患如此重要之事,陛下他莫不是疯了?!”

  江南有那么多人口,水患一事牵扯到多少条人命?

  这样的案子交给什么经验都没有的萧承焕,简直是儿戏!

  “有程明思跟过去,应当不会出大乱子。”严先生脸色也不好看,但也只能这般宽慰。

  工部侍郎程明思虽性情颇有些讨嫌,也有着这样那样的毛病,但确实是颇有才干的。

  十年前,他还是工部郎中时,便带领一批人治过岭南的洪水。此人颇有些远见,不仅及时遏制了洪水,做好了分流,还快准狠地压制住了差点爆发的霍乱疫症,收效甚伟。七年前又领命,亲自主持修建了南北漕运。如今联通了南北水路的漕运,大大方便了水上运输。

  江南的水患有他在,确实不大可能出乱子。可若此次水患这次的治水之行是由萧承焕全权负责,程明思协助治理。

  明摆着是老皇帝让程明思为新太子抬轿子,提高威望的。

  新太子萧承焕是皇帝一意孤行的钦定的太子,在册立太子之位时,并未有亮眼的功绩。

  不仅没有,甚至还因为女色上有失,德行上不讲究受过读书人指摘。不过这些骂名在老皇帝眼中算不得事儿,却实实在在叫萧承焕这个太子之位坐的有些尴尬。

  兼之有前太子萧衍行的珠玉在前,萧衍行二十年来兢兢业业,聪颖非常,贤名远播。若非四年前突发癔症疯了,老皇帝根本废不掉他。而萧承焕这个从未有过功绩和名声的皇子突然上位,朝野上下自然免不了比较,引来一阵窃窃私语。

  萧承焕需要功绩,需要让天下人都记住的功绩,才能堵得住天下悠悠之口。

  这一点上,老皇帝对萧承焕这个儿子不可谓不用心。

  但若是只有程明思去,萧衍行的人自然不会担心。程明思确实有真才实学,也是个愿俯的下身做实事的实干派。萧承焕却不是那等虚心接受进谏之人。

  萧承焕不仅刚愎自用,听不得劝,还颇为冲动鲁莽。

  萧衍行太清楚了。萧承焕自幼便是这样。因着老皇帝的偏宠,他私心里颇瞧不上萧衍行。觉得萧衍行性情木讷冷淡,不如他机敏善于洞察人心。萧衍行能做的事,他也能做。不仅能做,甚至能做的更好。萧衍行只不过占了中宫嫡出的名分,抢了嫡长的天然优势罢了。

  “萧承焕是那么老实的人么?”

  穆老先生冷冷一笑,“就怕他画蛇添足,不自量力。”

  穆老先生曾经是教导皇子的几位老师之一。算不上太子太傅,但也颇有分量。当初萧承焕便被老皇帝塞过来,一并受过教导。穆老先生太清楚这个二皇子的性情。

  厢房中安静得一根针掉地上都能听得见。

  萧承焕的脾性,太子府的人自然都知晓的。不仅知晓,他们有些人还切实受过他的折辱。可他们便是再愤怒也没有办法阻止,圣旨已下,这件事就是板上钉钉。

  久久的一阵沉默之后,一人开了口:“殿下,咱们的人还要过去么?”

  江南水患,关系到江南泰州一州府百姓的性命。若是不管,那又是一个州府的人命。可他们若是暗中助程明思治水,成功了,又是为萧承焕做了嫁衣。

  太憋屈了。

  “先派人过去盯着,按兵不动。”为君者,当为天下百姓负责。萧衍行自然也不乐意为萧承焕擦屁股,但有些事不可为,有些事则必须为。

  “届时见机行事,若事态严重,以百姓利益为先。”

  萧衍行修长的手指搭在桌沿上,哒哒地敲了两下。轻微的声响叫屋子又安静下来。他便是要帮,也不能叫萧承焕白白占了便宜。思及此,萧衍行倒是想起王姝前段时日,特意来寻他帮忙查王家江南的商铺换了掌柜一事。说来,他还真查到了点东西。

  王家在江南商铺的这几个新掌柜,竟然跟江南织造局搭上了关系。胆子真不小。而这江南织造局,又跟京城内务府牵扯不清。

  说来,他已经有好几日没见到这姑娘了。

  他不下山,她便不上山。上回后山匆匆一别,这姑娘的眼里就仿佛没他这个人了。吃食不给他送,口信儿也不递给他。毫无反应。萧衍行没办法,便让袁嬷嬷去点她。

  结果点了人,也不见这姑娘有什么动静……真愁人。

  第五十五章

  转眼就过去了几个月, 王姝也没有空闲去临水寺。

  实在没想起来,事情不是一般的多。

  江南水患的情况比预料得严重,已经不止是一个州的问题。萧衍行不仅要盯紧了江南, 还得分出心神去密切关注龟兹的动静。

  新戍边将领人选已经确定。并非那个黄家人,而是素来跟韩家不对付的另一个黄家,黄秋玉。

  说到这个黄秋玉, 这里头还有一桩旧事儿。

  据说二十三年以前,黄秋玉曾为长子黄道英求娶过当朝已故孝贤皇后韩灵素。也就是萧衍行的生母。不过彼时韩灵素不喜五大三粗的莽汉,偏好面白俊秀的书生, 拒了黄家的求娶。黄道英为情所困,负气奔赴沙场。结果不久死在战场。安家跟韩家的梁子就这么结下了。

  不过两家虽不对付, 但黄家的家风还算是磊落。由黄家人来驻守西北, 总体来说不算是一件坏事。

  黄秋玉将在不日便抵达凉州。镖局的人正在紧锣密鼓地安排韩家军编入王家镖队。林师傅廖希文等人已经着手在将韩家军分批次运送出城,清河镇这边也没有耽搁。

  王姝在吩咐王家人确定粮仓位置的同时,让他们在极快的时日内分给将士们的屋舍给造出来。

  村落里本身就有屋舍, 但那些屋舍是不够住的。如果只是建造最简易的土坯房, 半个月便能造出不少来。王姝为了赶时间,特意吩咐下人以三十文每天的价格, 让各个村子的壮汉帮着一起建房子。

  果不然, 效率非常高。十天的功夫便将足够多的屋舍建出来。

  如今这批人已经陆陆续续住进了各个村子。以王家佃户的身份跟村民们打成一片。为此,王姝还特意打点过里长和乡长。让这些外族面孔的汉子能合理的留下来。

  入了九月末, 秋雨忽然就变多了。接连好几日下, 一下就是一整天。

  王姝望着漫天的雨幕, 开始忧心十月份的粮食收成。如今这些稻谷已经长成,就等着一个好天气收割。可眼见盼了好些天儿, 都不见晴。她心里就有不好的预感。

  难得今年的试验田有这样好的结果,可不能让这些稻谷烂在地里。

  她琢磨着再等两三日, 若是天还不见晴。便只能顶着雨天儿,辛苦些,将这些稻谷抢收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