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废太子宠妾以后第61节(2 / 2)


  炒田螺这东西,没有辣椒就只能做成蒜香的。葱段、姜片、茱萸、蒜瓣儿准备好,没有豆瓣酱就拿黄豆酱做替代。味道差些,但总比没有强。先把蒜瓣儿、姜片等东西大火爆香,然后加入酱料炒出味儿来。再倒入田螺爆炒。为了吃起来放心,也为了能好吃些,都炒的久一点。

  爆炒到田螺变的金黄,再往里头倒黄酒、盐、糖等调料。刺啦一声黄酒倒进去,那股爆香的味道就飘得满屋子都是。王姝本身是喜欢醋味儿的。她炒这玩意儿必放醋。

  醋酸味儿一综合,闻着满屋子飘香,口水都能流出来。

  萧衍行静静地站着,从后厨的门口,不知不觉站到了大锅的旁边,直至站到了王姝的身边。王姝炒的热火朝天的,结果一扭头差点撞进他怀里,人都傻了。

  王姝:“……”

  萧衍行也有些尴尬,本来是不饿的。但是醋酸开胃,味道飘出来就感觉到饿了。

  “……爷,你知道锅铲很烫吧?”王姝用胳膊肘戳着萧衍行的肚子,无语凝噎,“你悄无声息地站到我身后,就不怕我一锅铲铲你脸上?”

  萧衍行单手拄唇咳了咳,默默往旁边站了一些。

  王姝接过格桑麻递来的盘子,嘀嘀咕咕地走到灶台旁边,麻溜地将里头的田螺给铲起来。一边铲一边扭过头看向仿佛一尊碍事的玉雕挡在路中间的萧衍行。

  皱了皱眉,她回头朝格桑麻要了个碗。然后盛了一小碗,走到了萧衍行跟前。

  萧衍行垂眸看着递到自己跟前的一碗田螺,无语凝噎。

  王姝仰着头,两人四目相对。

  许久,萧衍行挑起一边眉头:“……作甚?”

  “去一边吃。”

  萧衍行:“……”

  久久不见他伸手接,王姝又拿了一根竹签。

  萧衍行:“?”

  “戳着吃。”

  萧衍行:“……”

  不管怎样,矜持的某位爷一只手端着一只超级烫的碗,默默被赶出了厨房。王姝在里头爆炒黄鳝和泥鳅,做的热火朝天。午膳既然决定吃这些,就做点应景的主食。正好早上格桑麻按照王姝的要求蒸了些河粉,王姝切了些素菜,做了个炒河粉。

  等她将吃食半个时辰弄出来,萧衍行还端着那碗田螺。

  ……这爷怎么这么要脸呢?

  王姝无语,但还是让喜鹊将吃食装好,带回了主院。两人坐下来,王姝开始吃,这位爷还想叫人进来帮忙拆螺蛳。跟上回吃螃蟹一样,伺候他将螺蛳肉戳出来。

  “……螺蛳就是吃这种自给自足的感觉。”王姝真的很不喜欢吃饭的时候旁边有人站着,这让她很有压力,会消化不良,“爷若是吃不惯,就别吃了。”

  不知是否是王姝这句话刺激了他,位爷才仿佛丢掉了矜持,跟她一起用起了竹签。

  不得不说,即便是用竹签,这人吃的也很优雅。但很显然,竹签挑螺蛳的快乐他是体会到了。一顿结结实实的午膳用完,这位爷心情颇好。

  漱完口,他还笑着跟王姝说:“没想到这小玩意儿味道还真不错。”

  王姝:“……”

  过来只用了一顿午膳,萧衍行便急匆匆地离去。

  王姝瞧着他行色匆匆的模样,后知后觉地发现了一件事:原来搞半天,这位爷也是个好口腹之欲的,跑这么远来这一趟,就为了一口好吃的?

  有了这个认知,王姝感觉自己对萧衍行的印象改观了不少。

  毕竟在王姝心里,爱吃的人性情都不算太差。

  入了秋以后,时日便过的飞快,白驹过隙,转眼就冷了。

  凉州在地理位置上,是偏北方的。

  北方就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夏季特别晒,冬日特别冷。春秋比南方要短得多。所以明明才十月份,院子里的草木却在秋风一起后便黄了。几场秋雨一下,一些树木的叶子就落光了。

  因为王姝的耳提面命,六块试验田的粮食可算是晒干了。

  在进行脱壳处理之前,王姝亲自去盯着,让人将每个品种的稻谷称重。从重量上来说,这一次的种植收成效果算得上喜人。原先第十一代良种,平均亩产约莫是四百斤左右。最好的能达到四百二十斤,差一点的也有三百五十斤以上。这一代的杂交结果,换算成亩产量,提高了百分之九。

  也就是说,在原先亩产四百斤的体量上,收成拔高到了四百三四十斤。

  当然,这是在没有脱壳之前的产量。脱壳之后,还得看作物总体的质量,煮熟后的口感,淀粉含量,以及营养价值。最重要的,是看有品质变化。

  王姝心情有些激动,亩产量提高这么多虽然有可能是偶然事件。但找出了关键因素,通过定向培育,就能将偶然事件变成必然事件。稳定性状以后,就能得到新一代的优良品种。苦于古代没有专业的检测设备和实验团队,若是这些配备齐全,她就能从土壤到空气到时间等等各个方面逐步分析。

  “主子,怎么这个稻种结果这样多?”芍药虽说第一次种田,但在田地里混的时间长了。听老农佃户们聊的,也清楚一般田地里粮食的收成如何。

  芍药铃兰两个人眼睛都亮晶晶的。巴巴儿地看着王姝。

  “自然是有法子培育出来的,不然我这大把的好时光耗在田地里作甚?”王姝也不能说的太明白,她爹费尽了心机替她藏,她自然也得学聪明些:“交代下去,这事儿不能外传。”

  两人本就是机灵人,一听这话,立即就意识到严重性。点点头:“主子安心,奴婢省的。”

  不是只有一种亩产量有提升,六个杂交种,其中四个都有了明显增产的情况。另外两个产量没多大变化,其中一个细究之下还有减产的迹象。

  但这都是正常想想。王姝做组合杂交实验,就是为了看到不同组合的可能性。若全都是成功增产的,那就没有实验的必要,随便杂交了。

  吩咐下去,分别装好贴了标签,又分别留了种。

  王姝自己亲自做实验数据的记录。等记录完全整理出来,她又吩咐芍药每个品种的水稻都取一部分出来,舂米看品质。舂米有专门的石臼和碓床,佃户们自会去舂。

  等米舂出来,王姝又每一样仔细观察了色泽和颗粒。杂交出来的六个品种,显出了挺明显的不同。原本粘性比较大的糯米,因为杂交,出现了粘度降低,米粒变长的变化。煮熟后的口感也介于两者之间,不似糯米那般软糯,口感却更松软。

  六个品种按照口感变化做区分,四个明显增幅不错的米中,一款的口感明显变差。